您好!欢迎来到一法通!

抖音揭发招工黑幕名誉侵权孰对孰错?

时间:2020-08-03 09:03:25 浏览: 来源:1法通
  前提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只有正确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
  前提
抖音揭发招工黑幕名誉侵权孰对孰错?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只有正确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才能真正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然而,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化县人民法院通过群众身边的“小案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让“小案件”发挥大效应。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

  以公正的司法裁判为公共空间立规矩,才能确定“群己权界”,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让规则和文明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案情回顾:

  6月4日,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抖音上擅自登载他人照片而引发名誉侵权案件。经法院调解,原告兰某于6月8日以“张某已经在抖音上公开赔礼道歉,并当庭再次向兰某赔礼道歉,也停止了侵权行为,兰某同意谅解张某”为由,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法院审理认为,兰某提出的撤诉申请,系其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准许。

  原告兰某系吉林省某就业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3月1日该公司通过微信发布招工信息,被告张某看到该招工信息后与就业服务公司联系,就业服务公司为张某安排到杭州某纺织机械厂工作,并为张某购买通化至杭州火车票。张某于3月5日从通化出发,3月7日到达杭州,因疫情该纺织机械厂未能安排张某工作,3月25日就业服务公司向张某发放800元生活补助(3月10日-3月17日),张某为就业服务公司出具收据,并载明“此事终结,以后与本公司没有关系”。张某于3月26日从杭州返回通化。4月8日张某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兰某沟通要求公司给付杭州返通化路费,双方发生纠纷。4月10日张某通过微信、抖音方式发布不当言论,并将就业服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照片发至视频中。兰某作为就业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多次与张某协商撤回无果,遂将张某起诉至通化县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名誉损失。

  被告张某在庭上辩称,就业服务公司所作所为与招聘广告不符,他们3月5日离开通化,招聘他们的工厂10日后才开工,期间他每天只有40元吃饭钱,根本吃不饱,回到通化后,跟就业服务公司要路费还被骂。他在抖音上说的都是实话,没有说谎,而且他后来在抖音上已经道歉了,不同意赔偿损失。

  原告兰某称,招聘时和杭州有合同,当时招聘的工人是3月7日到的杭州,由于疫情关系,工厂没有及时开工,他们分别给安排了其他企业,张某被安排在另一工厂上班,并签订了常年劳动合同,可他当时就干了一天,第二天就说工厂不让抽烟干不了,正常来讲签完合同,双方就结束了派遣关系,结果不是这样的,他说他干不了。无奈公司又将他安排回原厂等待开工,停留这几天公司按照每天100元给的补助,有他本人写的证明。后来公司又给被告安排到上海,被告同意去上海了,结果又不去了,自己回了通化。公司能做的都做了,被告去杭州时的路费,也是公司付的。自从抖音和微信发布后,政协委员也打电话问这个事情,导致公司不得不更名,花费费用1.25万元,并且近期都没有工作可接。

  法院经审理认为,以上情况属实,张某在抖音上发布言论及照片,侵犯了就业服务公司的名誉权,经庭上调解,张某同意当庭赔礼道歉,并删除抖音上相关内容。最终案件以就业服务公司同意道歉,撤诉处理。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媒体侵犯名誉权的案子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人们似乎忘记了在网上所针对的一个个个体,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个人。但即使在网上,不管是说出口的话,还是打在终端上的字,也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倘若个人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以侵害他人权益的方式在网上寻求正义不是一件明智的事——不能接受审判的正义,谈何正义。

  法官点评: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人民法院城区法庭员额法官马辉:网络并非不法之地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多问题。本案中,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情况,被告在微信、抖音上发布言论及照片,已对原告的名誉权构成了侵权。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随意发表言论,如果涉及他人隐私,无异于在公共场所揭人疮疤。在网上大放厥词,不但违背网络规范,而且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非正常行使批评、评论的权利,也会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侵害,网络并非不法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代表点评:

  吉林省人大代表、通化市东昌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导副主任李玉荣:通过司法手段合理维护个人权益

  随着互联网技术、自媒体传播手段的发展,因侮辱诽谤、“起底”“对骂”引发的涉网络名誉权案件不断出现。通化县人民法院通过此次典型案例给出了明确的司法态度,对此类案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对此案件的深入剖析,有效帮助群众了解有关网络公开言论的法律边界与诉讼维权的法律知识,为互联网传媒健康发展和对网民的规范性约束提供指引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