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法通!

民法典最后冲刺阶段都修改了什么?这部民法典带来了什么改变?

时间:2020-05-29 16:29:51 浏览: 来源:1法通
    5月28日下午3时许,这个时刻势必写入中国的法制史。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人民权利宣言
  
民法典最后冲刺阶段都修改了什么?这部民法典带来了什么改变?

  5月28日下午3时许,这个时刻势必写入中国的法制史。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人民权利宣言书。

  民法典设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一千二百多条。自1954年首次起草算起,民法典的编纂之路走了60余年,其间四次启动编纂都没有取得实际成果,直到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民法典编纂再次启动。

  这次编纂历经5年多,其间,2017年3月完成了“第一步”,民法总则正式出台。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次会议分别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三至四次审议。去年12月,包括总则编以及各分编在内的“整体板”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对比去年底首次亮相的“整体板”民法典草案,如今的民法典有诸多变化。那么立法机关在民法典编纂的最后冲刺阶段,都修改了什么?

  新增三处抗疫规定

  去年底,首个“整体板”民法典草案提请审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法工委将草案印发代表、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汇集各方意见之后,5月22日,民法典草案二度亮相,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二度亮相的草案,有一个鲜明的变化,新增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三个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草案说明时表示,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草案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除此之外,草案还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现行物权法规定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特别是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的表决门槛,并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关于国家订货合同制度,草案规定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达国家订货任务、指令性计划的,有关民事主体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

  不到一周作40余处实质性修改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之后, 5月24日下午、25日上午,各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了民法典草案。代表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显示,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对草案共作了一百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四十余处。

  其中包括抚养权纠纷,此前,婚姻家庭编草案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有的代表提出,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抚养权的确定与其权益密切相关。应当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以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一建议被采纳,增加规定: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还有禁止性骚扰条款。此前,草案对禁止性骚扰作出如下规定:违背他人意愿, 以言语、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有的代表建议将这一款修改为:“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使规定的针对性更明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作相应的修改。

  以及备受关注的高空抛物条款。草案此前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有代表提出,高空抛物或者坠物行为危害公众安全,公安机关有责任进行调查以查清责任人,建议将“有关机关”明确为“公安等机关”。这一建议也被采纳。

  此外,根据代表们的修改意见,草案还修改了与物业服务有关的规定,明确“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医疗责任相关条款,明确人身损害赔偿含“住院伙食补助费”,“医疗费用不属于病历资料”等。

  这部民法典带来了什么改变?

  那这部民法典可能会给我们每个人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以下这些生活场景与你息息相关。

  场景1:小孩拿父母手机给游戏充钱能要回吗?

  草案: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表示,民法典草案明确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给游戏充值大额金钱,在法律上相当于与游戏服务提供商签订了服务合同,这需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通俗说,未成年人充值是无效的。假使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越了他的认知范畴,其监护人就行使相应法定监护职责,可对这份合同进行撤销。

  场景2:职场性骚扰,单位要担责吗?

  草案: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宁夏京川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斌斌表示,性骚扰以前更多受到的是道德、伦理、公序良俗层面的制约和谴责,受侵害人多数为妇女及儿童,但实际中多数选择了沉默和隐忍,即使想要追究其侵权责任,维护合法权益,途径都很单一。而现在,上升到了追究法律责任的层面,若受侵害人提起法律诉讼,法院将予以立案审查并予以受理,侵权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场景3:见义勇为怕担责怎么办?

  草案: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表示,依据草案这条规定,今后不管是救助人,还是法院在司法实践当中也更有法律依据了。更好地保护救助人的权利,防止救助人被赖上,因为做好事儿,反倒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通过法律的规定为自愿实施救助的人撑了个腰,给了法律的支持。

  场景4:被他人宠物所伤怎么办?

  草案: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草案相关规定对司法实践,对道德层面个人的行为规范都是一种引导,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法条本身,更在于一种整合的合力作用。因此此次相关规定会通过整体层面更强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去自觉规范自己的相关行为。

  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人民大会堂外景。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1260条!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民事行为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它几乎囊括了人一生中所有民事行为。这其中,包括高空抛物坠物、性骚扰、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民法典的颁布,将呈现出我国一个体系化、逻辑化的法律体系,更好地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